【首席观察】十二月的守望 经济筑底?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这是告别的季节,这是轮回的前夜。就像麦田守望者一样,在人们动辄唏嘘一个时代结束的当下,变的是经济形势与生态、生意生活方式,包括社会情绪,不变的是变化。2022年进入尾声,经济筑底之际,12月的复苏守望尤为重要——今年的中国经济将如何收官,明年又将怎样开局?

这次,在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反复拉扯中,前者占上风,市场伺机而动,近日股债汇大涨。

双向波动的人民币汇率之弹性尤令市场瞩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前期贬值有多大有多快,后期之反弹就有多强,可见中国经济之韧性。11月以来,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累计升值4000点,升幅5.4%,创历史纪录。

经济筑底时,市场在向好。12月5日,沪指报收3209点(+1.76%),深证成指收报11323.35点(+0.92%)。地产美元债涨势不改,旭辉旗下债券持续飙涨,其中“20旭辉02”“21旭辉03”“22龙湖03”分别涨超43%、35%、27%等。当日盘中,CNH报6.95;美元指数回落至104。

受国内外多重负面因素影响,11月PMI(采购经理指数)全线回落,加之,10月经济数据全面下滑,内需外需均显疲软。换种角度看,恐弱于三季度的四季度经济也在加速出清,但这或有助于重启。

在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看来,人民币升值是中美经济周期边际收敛的一个结果。他表示,市场预期中国经济由衰退走向复苏,疫情精准防控20条+房地产流动性支持16条,困境反转预期强烈。而美国则于近期出现通胀增速放缓、加息节奏减慢的现象,一升一降之间,导致美元大幅调整,人民币猛烈升值。短期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中期走势取决于国内稳增长的力度和美国通胀放缓程度。

李宗光坦言,四季度经济数据确实难言亮点,但到了年底,市场注意力转到明年的预期上。疫情防控放松、地产刺激和稳增长预期强烈下,市场对于明年高度憧憬,信心强烈。“我们认为,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边际改善空间巨大,明年值得期待。”

“最近股汇债大涨有两个因素,即防疫政策优化(放松)与房地产融资政策调整(松绑)。”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告诉经济观察网。换言之,两个关键词的“松”催生了这波行情。

其逻辑是:经济持续承压背景下,防疫政策明显转向,既尊重科学,又顺应民心;其次在房地产方面,大幅度调整了之前的融资紧缩政策。尽管疫情还在恶化,房地产市场尚未反弹,但市场提前消化未来的经济复苏——是非常理性的行为,尤其在相关资产价格已经足够低的情况下。

不过,陆挺也提醒,市场或低估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走出疫情时面临的困难;也有可能高估疫情之后的消费反弹。根据高频数据,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大概率低于3%,甚至低于2.5%。尽管这几天很多地方的防疫力度大幅度松动,但需要注意疫情恶化对后面几周乃至几个月带来的负面影响。

宏观数据表现欠佳,微观感受更甚。于是乎,学者守望“经济活动的开放”。姚洋、黄益平、管清友、任泽平等经济学家撰文建议:近期把放开经济活动放在优先位置,放开公共交通、写字楼、餐馆、酒店、物流、商场等场所的经济活动;并建言将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以上,以及提高2023年赤字率。

还有多位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发声,献策推出房地产需求端配套政策。因被称为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第三支箭”(即信贷投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主要体现在供给端;2023年能否迎来反弹,关键在于需求端。

企业家守望一种稳定的营商环境,市场与市场主体则守望“政策确定性”,即来年少一些不确定性,多些安全感。

与之契合,经济政策暖气频吹之际,疫情防控亦面临新形势——改变正在发生。国内各大城市的防疫政策均有重大变化。以北京为例,自2022年12月5日起,公交、地铁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乘客乘车。

不过,交织着资源配套支撑、固有认知与动态变化的抗疫“硬战役”之退出并不容易,经济生活全面重启可能需要历经一段修复时间。

进退之间,在11月史诗级的市场行情助推下,12月的修复或复苏守望被赋予重大意义。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童朝晖表示,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由此,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得以持续优化、放松。在一片欢呼“解封”(松绑)的欣喜中,陆挺以其自身经历警言道:对奥密克戎的盲目恐惧绝对不可取,但完全轻视也不科学。新冠发展到奥密克戎,毒性确实降低了,几乎不会导致肺炎,不用过度紧张;但传播力极高,有明显的流感症状,并非无症状,对有基础病的老人有一定杀伤力,尤其是在疫苗保护力较弱的情况下。

在陆挺看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70~79周岁老年人口8082万人,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580万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需要重点保护。奥密克戎本身可能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天然疫苗,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能“压平曲线”,避免在短时间内太多人集中感染,这样医疗体系能够救治一小批确实需要救助的患者,同时也能保障对其他各类患者的收治。“如何‘退出’非常重要,一个没有计划手忙脚乱的退出大概率会带来一定的后果 ”。

亦步亦趋,如果阶段性“退出”战疫之后,该如何打好经济(信心)修复战呢?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表示,尽管近期市场波动不断,但考虑到估值偏低,以及明年经济有望上行,我们对中国风险资产于2023年的表现更加乐观。

首先,中国央行自2022年12月5日起降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此举为银行体系注入约5000亿元长期流动性。“这一决策意义重大,体现中国央行对经济挑战的关注,致力于确保流动性充裕,同时提供充分的信贷支持,以提振经济增长。”赵耀庭称。

至于11月PMI数据不及预期,他认为,由于生产、新增订单及出口指数普遍下滑,制造业PMI下降1.2个百分点至48.0%,接近4月份的低位。“随着中国显示恢复开放的迹象,市场或可看穿目前暂时的经济衰退。”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侦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11月份,受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回落,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0%、46.7%和47.1%,低于上月1.2、2.0和1.9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1739.3亿元,下降13.4%;几乎呈断崖式下降。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从国家统计局PMI数据来看,在疫情升温的冲击下,11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景气水平均回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重。

往后看,钟正生认为,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点或有三方面:一是稳信用继续发力,货币政策尚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二是稳定总需求的相关政策需进一步加码。近两个月以来,外需回落之下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转负,内循环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三是稳地产政策在执行层面加快落地。11月以来,稳地产政策进入更务实阶段,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三箭齐发”在建筑业PMI中尚未得到体现,表明稳地产政策在实行层面需更快推进。

原标题:【【首席观察】十二月的守望 经济筑底?
内容摘要: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一 这是告别的季节,这是轮回的前夜。就像麦田守望者一样,在人们动辄唏嘘一个时代结束的当下,变的是经济形势与生态、生意生活方式,包括社会情绪,不变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8396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沪指站上3200点 “中字头”爆发 港股全线飙涨
下一篇:一个月市值增长超6000亿 保险股大涨为哪般?